一、实施背景
根据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》精神,大力推行“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逐步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人才。基于这一原因,我校根据计算机动画制作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“三引四共,工学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,以便好地适合我动画专业发展的需要。通过“三引四共,工学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,探索计算机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。走出一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。
“三引四共,工学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内容有:三引指的是引企业;引师资;引项目。四共指的是专业建设校企共建;师资队伍校企共组;人才培养校企共育;平台管理校企共搭。通过“三引四共,工学结合”改革实践,推动计算机动画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,促进课程内容、师资队伍、教学手段及方法考核评价的改变。
二、“引企业、引师资、引项目、工学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
(一)引企业;引师资;引项目校企合作的背景
湛江市被定位为欠发达地区,属二线城市,是一个以海洋业为主打的海滨旅游城市。动画文化产业在湛江刚刚起步,处于起步阶段。目前没有专门从事动漫工种的公司,动画从业人员很多不是本专业动出身的,基本是由从事广告制作,计算机编程人员转行过来,有的还是纯属爱好者在从业,湛江的动画技术人才缺乏。
计算机动画制作专业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模式,经过多次试验,总结存在一些问题:批量学生到企业实习费用大,如住房交通等费用高。企业担心学生安全问题。动画企业规模小,容纳学生人数较少。企业要求高,安排的学生只做些辅助性的工作,起不到下企业实践对专业提高的实质作用。使校企合作没有实质性的成效。
(二)引企业;引师资;引项目校企合作的过程
总结之前的校企合作经验,在示范校建议中,我校计算机动画制作专业通过引企业、引师资、引项目的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探索实践,形成专业建设校企共建;师资队伍校企共组;人才培养校企共育;平台管理校企共搭的人才培养模式,有效解决了校企合作多年的难实施操作的难题。学校成功与广州东方标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、广州环球数码媒体科技有限公司、深圳多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、湛江红番茄广告动漫公司有效地开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。
引企入校,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。基于湛江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,学校与广州东方标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了这种有效的校企合作,学校出场地、设备、招生源,负责招生,和日常管理。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,来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,实现校企双赢的联合办学模式。
引项目入校,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。为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目标接轨,学校与深圳多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了这种有效的校企合作,深圳多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项目为题材,每月三次带项目来校授课。通过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训练,培养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。到目前为主,学生参与完成的项目有宝安区10号地块方案设计、上海米高梅国际游乐世界宣传画、南京报业集团启动宣传等。通过真实的项目实践,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,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,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、操作能力。
引师资入校,师资校企共组的人才培养模式。为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,学校与广州环球数码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师资培训,学生培训的校企合作。教师接触企业,有了更深刻的企业学习、锻炼的机会,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,另外通过师资校企共组让企业专业和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工作,优化了教师队伍的结构。
动画特效师生培训
动画行业形状专题讲座
三、专业建设校企共建;师资队伍校企共组;人才培养校企共育;平台管理校企共搭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
专业建设校企共建。计算机动作制作专业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,指导专业开设、课程开发。企业兼职教师与学校骨干教师建立课程建设小组,根据对专业岗位群的分析以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为切入点,紧密结合岗位共组过程,建立课程体系,开发课程内容。校企共同开展企业调研,双方共同完成企业调研。通过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,提取典型工作任务,把代表性的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,共同制定计算机动作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。
开展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
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会
师资队伍校企共组。聘请企业骨干担任兼职教师,校内外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,组织教师参与企业实践、企业业务培训,校企共同开发教程,教研活动等,优化教师队伍的格局。
企业兼职教师教研活动
研讨课程开发
人才培养校企共育。学校与湛江红番茄广告动漫公司、深圳多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、广州东方标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,形成 “引企入校、人才共育、岗前培训”等多元人才培养模式。学校建设了广告动画创作中心、动画实训中心。充分发挥学利用这来两个中心优势,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基地。
平台管理校企共搭。学校与广州东方标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、广州环球数码媒体科技有限公司、深圳多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,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。构建“校企管理平台共搭”的管理机制,完善“过程共管”的专业实训管理机制,形式“责任公担”的运作约束机制。建立平等互利、责任相应、双向互动的管理制度,在制度层面上规范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,确保校企合作的健康运行。
(一)过程共管的实训管理机制
通过制定《学生项目教学管理条例》、《学生学习管理督察办法》、《校企合作安全措施与违纪处理办法》等制度规范校企合作的学生管理。
(二)“责任公担”的运作约束机制
校企合作期间,按照《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》、《企业教学学生管理办法》等制度扎实开展学习工作,校企双方对学生的培养质量、校企形象和产品质量等负责共同的责任。
三、成效与成果
经过两年的 “三引四共,工学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,取得了如
下成效:
(一)、解决了动画专业这个特殊工种校企合作难操作的难题,为二线城市校企合租提供借鉴作用。
(二)、利用广告动画创作中心、动画实训中心的优势,引湛江红番区广告动画公司、深圳多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入校,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基地。
(三)、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,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计算机动画制作人才培养方案,企业骨干人员参入教学与管理,增强了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通过项目教学法,实现教学内容、教学过程与岗位、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。
(四)、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。校企合作使学校专业教师有了更多深入的企业学习、锻炼的机会,提高了实践操作水平。校企合作让更多的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参加教学工作,优化了教师的队伍结构。
(五)、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,解决了产教脱节的问题,培养了一转多能的动画技术人才,毕业生基础扎实、技术突出、工作积极敬业、综合素质高,深受各用人单位的好评。
四、体会与思考
回顾两年来计算机动画制作专业示范校建设的历程,我们深刻体会到:
(一)、通过实践与探索“三引四共,工学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欠发达地区画制作专业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。这一模式虽然实现了我校计算机动画制作专业校企合作,但从中也反映出许多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:推广培养模式,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,采用理论知识融入项目教学法,教师要求观念创新,要求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相融合的双师型教师,这必须是艰难的过程。教师需要努力、学校需要支持、企业的深度合作,方能完成。
(二)、“三引四共,工学结合“的培养模式改革任重而道远,实施的道路充满困难和艰辛,需要动员企业、教师及学生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努力,方才能成行。 |